Visual-PCR 支原体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gmbiosciences Visual-PCR 支原体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Visual-PCR 支原体检测试剂盒

GM7036  视觉PCR支原体检测试剂盒   !!!该物品必须过夜运输! 15 rxn $ 260.00    
GM7048  视觉PCR支原体检测试剂盒   !!!该物品必须过夜运输! 75转 $ 999.00    
支原体一直被认为是细胞培养的常见污染。在支原体检测方法中,PCR是高度灵敏,特异和便捷的方法1。但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可用的PCR试剂盒都是一个漫长而费力的过程。 
Visual-PCR TM 支原体检测试剂盒是一种直观,直观,简便的检测支原体的方法。它基于我们专有的Visual-PCR技术。该技术使PCR扩增可以改变颜色。*,肉眼在可见光下可以对PCR进行监控。不需要DNA提取,将粗样品直接用作PCR模板。PCR后凝胶电泳是不必要的。得益于Visual-PCR技术,用于细胞培养的常规支原体筛查变得像移液样品一样简单。
 
    支原体事实: 
  15%-80%的细胞培养物被
  污染…
  
    如何减少
  污染
    肌瘤检测的   挑战  

请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描述:
  Visual-PCR TM 技术是PCR 的重大突破。PCR反应本身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肉眼很容易察觉。PCR结果*无需任何机器或设备即可直观地读出。PCR之前的DNA提取/样品制备和PCR后的凝胶电泳不再需要。选择覆盖所有6种常见支原体物种的优化引物组。将PCR敏感的变色成分添加到PCR混合物中。PCR后,阳性反应显示为蓝色,表明存在支原体DNA。PCR阴性显示紫色。肉眼很容易识别出急剧的颜色变化(图1,2,3,4)。无需DNA提取和预处理(离心,煮沸),就可以将各种粗略样品(细胞培养物,冷冻细胞系,培养基,血清,咽喉拭子等)直接用作PCR模板。视觉PCRTM 试剂盒代表了简单的基于PCR的支原体检测方法。
好处:
  • 革命性的技术:肉眼可视地监控PCR
  • 颜色急剧变化,并且可以通过肉眼轻松读取(图1,2,3,4)
  • 动手时间少于5分钟
  • 2小时内得到样品
  • 粗样品直接用作PCR模板(图3,4)
  • 无需DNA提取,无需样品预处理(例如旋转,煮沸)
  • 没有PCR后凝胶电泳
  • 无PCR后移液
  • 适用于各种粗样品:贴壁或非贴壁细胞培养,冷冻细胞系,DMEM,RPMI-1640,血清,冷冻溶液,青霉素/链霉素溶液,非必需氨基酸,1x PBS,咽喉拭子等。 (图3、4)
  • 展示的灵敏度:10次拷贝/反应(图2)
  • 检测多种支原体种类/菌株(请单击此处以获取列表)
协议:
  1.将组分A,B和C混合到完整的PCR鸡尾酒中,每个反应等分24ul。
2.添加1ul粗样品并进行PCR。目视检查PCR试管的颜色。

 

图。1。Visual-PCR支原体检测试剂盒的典型颜色变化。 
有或没有模板的PCR反应均显示不同的颜色。正是蓝色,负是紫色。

  图2。Visual-PCR支原体检测试剂盒敏感。
将合成的奥拉支原体16s RNA基因的不同拷贝掺入PCR混合物中,然后进行PCR。

 

图3。粗样品直接用作PCR模板。
将培养试剂(DMEM,FBS,RPMI-1640)掺入支原体(1000拷贝/ ul),然后直接用作PCR模板。然后进行PCR。 

 

图4。对来自可疑实验室的各种粗样品进行支原体测试。
通过Visual-PCR支原体检测试剂盒对来自可疑实验室的各种样品进行了支原体污染检测。粗样品无需DNA提取或样品预处理即可直接用作PCR模板。

 

套件内容:
  成分A,B和C:准备完整的PCR鸡尾酒
成分D:阳性对照DNA模板(Orale支原体的合成16s RNA基因)
储存方式:
  产品在冰上运输,到达时存放在-20°C。 
完整的PCR鸡尾酒配制后应保存在4°C下。稳定1个月。

 
何时检测支原体: 示例应用程序:
  •无法复制已发布的数据
• 数据不一致,偏倚和歪斜
•实验室中有人咳嗽或打喷嚏
•培养新的细胞系
•从外部来源获得新的细胞系
•3个月未测试支原体
•共用了通风橱或CO2恒温箱其他
•细胞培养生产
•细胞相关材料/产品的生产
  •研究细胞培养物,冷冻细胞系
•细胞培养基和补充品
•血清
•生物反应器中的高滴度CHO培养物
• 生物反应器中的高滴度NS0培养物
•细胞培养疫苗生产收获物
•细胞培养抗体生产收获物
•生物测定细胞系
•干细胞培养物
•淋巴细胞增殖培养
•细胞和组织治疗培养
•咽拭子
•表面湿巾
技术参考:
  1. Young L,Sung J,Stacey G,Masters JR。细胞培养中支原体的检测。Nat Protoc。2010; 5(5):9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