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免疫机制研究获新成果

美国《科学》杂志10月10日发表了华裔研究人员丁守伟教授新的抗病毒免疫机制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探寻抗病毒疫苗(vaccine)研制新路。

丁守伟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从事RNA(核糖核酸)干扰研究。此前,他与其他研究人员发现,RNA干扰介导的抗病毒免疫机制在植物、果蝇和线虫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丁守伟等研究人员研究显示,哺乳动物(mammal;mammalian)同样会用RNA对抗病毒。

在 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丁守伟介绍了这种抗病毒免疫机制的工作原理:它首先识别病毒的特异性双链RNA,然后将其切割成叫做小分子干扰RNA的片段,从而 让病毒“失效”,不能再对人类等哺乳动物(mammal;mammalian)造成危害。在实验中,他们通过一种蚊子携带的病毒感染7天大的实验鼠进行研 究,结果感染野生型病毒的实验鼠在5天后死亡,而去除抑制RNA干扰蛋白的变异株病毒在感染实验鼠后,会很快被清除,并同时产生多个小分子干扰RNA。

同一期《科学》杂志还发表了丁守伟与瑞士一个实验室合作的另一项研究,他们利用两种病毒感染未分化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同样观察到了RNA抗病毒干扰机制。

“病 毒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迄今对许多病毒造成的感染都没有行之有效的预防疫苗(vaccine)与治疗方法。我们和瑞士实验室分别利用不同的病毒感染哺 乳动物(mammal;mammalian),都发现了RNA干扰抗病毒免疫现象。基于此,我们相信,这是一种新的抗病毒免疫机制,”丁守伟说,“新发现 弥补了当前人们对免疫反应认识上的空白,有可能为设计病毒疫苗(vaccine)开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来源:新华社 林小春)

硫酸葡聚糖DSS的主要应用及作用机制

  硫酸葡聚糖DSS是一种可溶于水的天然多糖类化合物,由葡萄糖分子通过α-1,6-键和α-1,3-键连接而成。通过对葡萄糖分子进行硫酸化修饰,可以得到硫酸葡聚糖,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并在医学和生物科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硫酸葡聚糖DSS的主要应用及其作用机制:
  
  1.动物模型研究
  
  可通过给小鼠或大鼠灌胃的方式引起结肠炎症,使其成为一种常用的肠炎动物模型。这种模型常用于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相关研究。通过给动物灌胃DSS,可以模拟出肠道黏膜受损、炎症反应和肠道菌群失调等病理特征,从而研究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以及新药物的筛选。
  
  2.免疫调节作用
  
  在机体内能够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它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并调节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功能。这些作用对于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和改善免疫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3.肠道菌群调节
  
  对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动物模型中,给予DSS后,可以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包括某些有益菌的减少和有害菌的增多。这种菌群失调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通过研究DSS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可以探索肠道菌群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为肠道菌群调节提供理论依据。
  
  硫酸葡聚糖DSS是一种多糖类化合物,在医学和生物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用于炎症和肠道疾病的研究,常用于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的建立。也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和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通过研究其作用机制,可以深入了解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